地址:上海市閔行區疏影路1280號
傳真:021-54883445
郵箱:sales@sansitech.com
集成化改造不僅響應了"雙碳"目標下的節能要求,更通過"多桿合一"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市政設施重復建設問題。北京、上海等城市將燈桿改造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,形成從規劃設計到運營維護的全流程標準體系。
技術融合釋放多重效益
現代多功能燈桿作為城市物聯網的關鍵節點,展現出三方面核心價值:
1. 資源集約化:單桿集成照明、通信、監控等多類設備,減少道路立面占用空間
2. 數據協同化:搭載的各類傳感器每日產生約2TB環境數據,通過邊緣計算網關實現交通流量、空氣質量等18類城市指標的實時回傳
3. 服務便民化:部分城市試點集成WiFi熱點、應急呼叫等便民功能,提升市民滿意度
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設施采用模塊化架構設計,可根據城市發展需求靈活調整功能配置。電力部門與通信運營商共建的智慧運維平臺,使設備故障響應時間縮短至2小時以內。
三思上海聯虹路多桿合一路燈
聯虹路是進博會進出的主要交通干道,是直觀感受上海的印象。但改造前周邊道路桿體林立,對市容市貌有一定的影響。改造后,曾經分割美景的架空線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三思多桿合一及與之匹配的LED陶瓷模塊化路燈,干凈、整潔、美觀是住在附近的居民較深的體會,而節能、環保、易管理則是聯虹路街道城市綜合管理人員由衷的感嘆。
可持續發展路徑探索
面向未來,多功能燈桿發展將呈現三個趨勢:首先是技術標準的持續完善,全國智標委正在制定統一的設備接口與數據協議;其次是應用場景的深度拓展,與車路協同、數字孿生等新技術的結合將創造更多可能性;最后是運營模式的創新,政府引導下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正在深圳、成都等地試點,探索可持續的投融資模式。
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表示,作為城市"新基建"的毛細血管,智能燈桿的規模部署需要與城市更新節奏相協調,建議按照"規劃先行、示范引領、分期推進"的原則實施,真正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。